前不久,和史老师谈中外融资租赁的区别。我把现在的融资租赁定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融资租赁。是“类信贷”,“二银行”与销售商的混合体,远远不是融资租赁该有的资产管理范畴。融资租赁是改革开放的产物,当前,中国经济发展又到了新的阶段,融资租赁是否回归初心?
老师表示现状如此,无可奈何,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。她说:现在的学生孩子们在课堂上提问,到底什么融资租赁,怎么向孩子们解释呢?毕竟在实践中,理论和实践不统一啊。孩子们又问,中国的融资租赁前景在哪里?如果不好的话,为什么当年我国加入WTO时,外方一定要中国把开放融资租赁作为一个谈判条件呢?真不好怎么向学生们解释。
租赁现在是一个迷茫的阶段,过去坚持走资产管理道路的租赁公司,路越走越宽。节前 和一位老租赁有聊过,还是非常认同我的如下观点,融资租赁整体开展类信贷业务以来,就在既轻松又没有前途的那条路越走越远了。很多机构在进入融资租赁行业之初,还是对融资租赁不甚了解,所以还是在团队组建时找一些行业老人来主管业务,随着业务的发展,股东发现所谓融资租赁不过就是信贷的衍生品后,经过3、4年,一个租赁周期过后,租赁团队就开始大换血。只是一个基本的规律,可以说放之四海而皆准,尤其以金融租赁公司和大国企租赁公司为准。
租赁的理论和实践是两个完全不相容的世界,自说自话,所谓“夏虫不可语冰”,现在的局面融资租赁江河日下,一个很好的金融工具,被滥用,以至于从政府的角度,人人喊打。那些经历过租赁动荡的从业者们对租赁圈还是看的比较透,用一位租赁从业三十余年的老大哥的话:“都是千年的妖精,别和我们谈什么聊斋。”
我的老家是租赁界的四大网红之一,10多年前就有中介一直找我,希望联系租赁企业,我一直相信:天上不会掉馅饼,为什么如此多的租赁中介服务商对该市感兴趣呢?据此,我很担忧家乡因为无节制的融资,会陷入债务危机。现在的结果是是家乡由于数千亿的负债 ,发展止步不前。 曾经有租赁圈的朋友说,为我的家乡提供了几十亿元的租赁融资,我告诉他,又为我的家乡火上交了一把油。很多年前,我就和家乡的相关领导表达我的的担忧,如果要捅破脓疱,必须要大量的相关政府人员进局子离去。现在的事实是,该市的政坛从一把手开始,已经发生了连续的动荡。市民们开玩笑说:什么时候和长沙合并了,债务问题就能解决了。
从对老家的债务融资的观察,我认为,基于城投的融资租赁业务已经给租赁行业带来了全系统的腐蚀,如果没有从高层系统性的清理,融资租赁肯定是回不到正路。
而那些在过去十多年来,一直依托产业和装备租赁物开展业务的公司,不但要排除其他租赁市场诱惑,还要聚焦产业,聚焦行业,努力付出。大家认为融资租赁迟早要回到租赁应该服务的主要领域:那就是依托设备的中小企业。坚持耕耘,就是不断挖宽挖深护城河,垒起了高门槛,等到市场转向,大家再来竞争时,就会发现,开展真实的设备租赁所摔过的每一跤,掉过的每一个坑,后来者,都要一遍一遍的去摔跤,去掉坑。而过去选择的难走的路,现在发现越走越宽了。